義工的故事
 
散播歡樂 散播愛~蔡麗敏
2005 /03 /06  佛光山慈悲基金會
 
  小時候父親經營戲院,看電影成了麗敏生活中的一部份,耳濡目染下,表演的細胞早在小小的心靈裏蘊藏著,直到六年前在佛光山慈悲基金會友愛服務隊中,開花、結果。

  個性獨立的麗敏,從小就立志:長大後一定要「坐辦公桌」,但在父親重男輕女的觀念下,麗敏只能讀到初中。麗敏知道讀書是完成夢想的方法,而這個夢想在環境的壓迫下,破滅了。原本就內向的她,從此更封鎖了內心的門窗,排拒與人相處,獨來獨往,隱居在人群之中。

  二十一歲那年,弟弟告訴她:「有學校的文憑固然很好,但是社會大學的文憑才真的叫文憑」。一語驚醒夢中人,麗敏在弟弟的勸導下決心放下多年的缺憾,走出內心的象牙塔。

  為了克服心裏的障礙,麗敏刻意的選擇服務業,如專櫃的服務員,強迫自己接近人群。直到六年前,因緣聚會加入佛光山慈悲基金會的友愛服務隊,跟著團隊走過醫院關懷病友、照顧孤苦無依的獨居老人及許多安養中心被病纏身的老人‧‧‧等等,在許多服務的過程中,麗敏內心的「歡喜」才漸漸甦醒。

  有一天,一如往常的推著安養中心的老人在草地上曬太陽,看著眉頭深鎖的老人家,心中一直在思考著:「如何讓長輩們能開懷大笑」,這個念頭換起了童年看戲的記憶。

  在麗敏積極的建議下,佛光山慈悲基金會成立了「團康隊」,希望在關懷長者的的同時加注「團康」,讓歡笑解開長輩深鎖的眉間。

  在第一次培訓後,麗敏便在安養中心的關懷服務中,鼓起勇氣,自唱自演起來,專注的表演並未得到讚許,只有換來一位老人家的建言:「你這樣是不行的,你要如何如何的改進為會表演的好......」,原來這位老人家在年青時候也是個熱愛表演份子。麗敏未因此退縮,反而牢牢的記住老人家的話,力求進步。

  為充實「團康」活動的內容,麗敏積極的學習手語、舞蹈,並承擔起「隊長」工作,為召募更多人加入這個團隊,只要有集會的時候,她都積極爭取表演和宣導以團康關懷長者的機會。

  六年來的努力,現在從多處安養中心、慢性精神病收容所、榮民之家、育幼院等等,都留有團康隊的足跡。雖是團康隊之發起人,在團運作穩定後,便推舉隊員蔡丙奇居士為隊長,麗敏自謙的說:「自己尚有許多不足的地方,要學的東西還很多,應該讓有能力的人站出來」,她始終以老二自居。

  今年已邁入五十三歲的麗敏對這一路義工生涯有感而發的說:「給人歡喜,給自己信心,給社會希望」,對別人伸出關懷的手,長養自己的慈悲,散播歡樂,散播愛,不枉義工路上走一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