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報導
 
慈善院專刊 一周5天 為獨居長輩送餐
2014 /12 /30  文/記者杜憲昌專題報導
 
與地方充分溝通 創造公共參與

慈善院院長依來法師表示(圖),由於時代變遷,老人獨居的情況愈來愈多,沒有子女陪伴、孤獨感增加,連帶也造成失智等老人問題益發嚴佛光山慈善院從二○一二年開始,協助高雄市大樹鄉興田里提供獨居老人送餐服務,不僅落實敦親睦鄰的精神,更是因為長期投入社會服務工作,實地觀察到社會現況與家庭所需而辦理。

慈善院院長依來法師表示,由於時代變遷,老人獨居的情況愈來愈多,沒有子女陪伴、孤獨感增加,連帶也造成失智等老人問題益發嚴重。這是慈悲基金會一直以來非常關注的問題,所以包括在蘭陽仁愛之家的日托班,以及許多地區的關懷據點,都是為了兼顧老人的日間照護、夜間和家人共同生活,所發想、開辦的服務。

鄉親提出 全力支援

佛光山落戶大樹區五十年,清楚鄉下生活的辛苦,許多年輕一代為了工作必須離開父母、家庭;而留在家中與父母同住的,也因為農務等工作,常常忙得早出晚歸,無法關照老人家日間的生活與餐食。所以在里長提出希望協助的要求時,基金會隨即答應全力支援。

依來法師說,為了讓這項服務得到最佳效益,基金會與里辦公室在開辦前,進行多次討論、溝通。包括為了讓里民參與更多公共事務,所以決定由基金會建構廚房以及購置廚具、餐盒等,而里辦公室發起義工,負責炊煮和運送;在五、六月荔枝採收期間,由慈悲基金會協助訂購便當;配合老人家的飲食習慣,不強制要求素食;還有從周一到周五,提供五天的送餐服務。

周休假日 留給子女

煮食地點為什麼周六、日沒有送餐呢?依來法師說,這同樣也是基於家庭關係的考量。「畢竟老人照護與陪伴的問題,還是要回歸到家庭。雖然許多子女因為工作關係,無法每天陪伴在父母身邊,這是受限於工作和發展、迫於生活不得不然,但至少放假日可以、也應該回去陪陪老人家。如果提供一周七天、全天候的送餐服務,可能因而減少子女返家的意願,這有違關懷長者的本意,因此決定以這樣的模式進行。


「大師曾多次強調,從事慈善服務一定要懂得『尊重』,尊重被服務者的想法與意願,不能因為是好意,就非要對方接受不可;這種強迫,對受者反而是一種欺負,甚至侮辱。」依來法師說,也因此慈悲基金會就是把服務的訊息發送出去,並沒有主動去接觸或探詢所有村里是否也願意加入。「站在基金會的立場,我們從事的社福工作,只考量對民眾有沒有幫助、被服務的對象有沒有需要,以及服務效益有多大。當然,如果別的村里也有類似或不同的需要,都可以主動與慈悲基金會聯絡。」

興田里長曾金益:感謝佛祖加持庇佑

興田里里長曾金益


完成烹煮工作,輪值「當班」的鄰長發動機車,要出發去送便當,義工也開始收拾炊具;忙了一上午,終於可以稍事休息。

送走鄰長,興田里里長曾金益正準備「轉進」里民活動中心,迎面一輛電動車上的婦人對著他咿咿呀呀地比手畫腳。曾金益趨前探問喑啞婦人,然後對她笑了笑、點點頭,婦女就滿意離開了。正好奇曾金益的理解力怎麼這麼強?他卻轉身說:「她騎的電動車是我向慈悲基金會要來的。」

曾金益說,很感謝佛光山為地方帶來繁榮,並幫忙諸多地方事務,不只有電動車等免費提供行動不便的民眾使用,而且還幫忙農民銷售荔枝,去年在佛陀紀念館舉辦的「高雄大樹國際水果節」,活動之熱烈、場面之盛大,讓完全不懂行銷的農民能夠把辛苦栽種的作物賣出,經濟上可以獲得收益。「興田里何其有幸,能與佛光山為鄰,有佛祖的加持與庇佑。這幾年來,里民不管在精神、生活或者經濟上,確實都受到佛光山的照顧。」

匯聚各方好因緣

而老人送餐服務亦是如此。曾金益說,原本只是考量到年輕人在荔枝採收期忙於農事,難以為家中老人煮食,老人家自己備餐也比較困難,所以才向慈悲基金會商請協助,沒想到基金會竟然表示,「照顧老人家不應只限於採收期,平時就該更多關心」,主動「加碼」到一周五天、天天送餐,實在讓人覺得「足感心」。

鄰長出發「因為有送餐服務,帶動里民對公眾事務的投入。」曾金益說,像是各鄰鄰長願意承擔送餐,即使工作再忙,也特地空下時間。而第二鄰鄰長莊柯彩霞因為工作關係,沒能參與,就發心每個月捐助三千元加菜金。其他里民則不時把自種的蔬果提供給老人家加菜,甚至還有一位已搬家的「前里民」,每月固定提供四十公斤食材,實在很熱心。

國際佛光會興田分會,除了主動爭取負責煮食兩天以外,會長何東興更要求加入送餐行列。曾金益不忘「虧」一下老同學,「他本身就是外燴廚師,這種小case還不需要他親自動手,但有他『督軍』,保證品質一級棒。」

烹調義工 把里內事當自家事

洗菜優先早上還不到八點半,尤先生送食材的小貨卡才剛離開,興田里總幹事蘇春華後腳就來到廚房。

車停進雨棚,蘇春華順手戴上頭巾、口罩,打開廚房的門,翻看放在簍子裡的食材、把簡易爐灶架好,隨即開始洗米、煮飯。

不多久其他義工陸續來到,簡單打了招呼,接著洗菜的洗菜、備料的備料、裝飯菜的把餐盒擺好。沒有多餘的談話,也沒有人發號施令,但就像是有一套既定的SOP程序,每個人都嫻熟做著自己手邊的工作。

這是興田里「老人送餐」廚房每天固定的場景,慈悲基金會提供老人送餐服務已經兩年多,義工也早就習慣所有的工作流程。


大廚掌勺這一天是周四,蘇春華負責掌廚。她說,興田里每周有五天為里內的獨居老人送餐,其中周一、周二是由佛光會興田分會會員負責煮食,周五由里長太太料理。周三有社區關懷據點活動,就把老人家請到活動中心共餐,一起熱鬧。

平常一餐至少有四個義工來幫忙,除了主廚和送餐的鄰長之外,其他人員並沒有固定編派任務,「大家都有自己的家務、農務要忙,因此並沒有約定由誰專責哪一項工作;但時間到了,總有得空的人自動來幫忙,可見大家的熱心。」分裝便當


蘇春華說,許多人很羨慕興田里的老人家有此福利,感謝里長曾金益和慈悲基金會,讓大家把里內的事當作自家事;因為有一股向心力,才能成就這項服務。

送餐鄰長 守護長者如菩薩

興田里目前接受老人送餐服務的共十八人,包括獨居、低收入、經濟弱勢,以及五十歲以上的身障者。人數不算多,但有的住山上,一趟路下來也得花不少時間,尤其遇到颳風、下大雨的時候,還是要送餐,這對鄰長來說,是極大的體力消耗和考驗。

入山送餐可對於這項工作,卻從不曾聽他們喊累。曾金益說,為什麼要由鄰長來送便當?因為他們對長者的家庭情況比較了解,甚至哪一位長者曾有什麼病痛,也較容易掌握。

之前,某位輪值鄰長送便當到陳阿嬤家,在門口喊了老半天都沒人回應,走進她家一看,才發現阿嬤昏倒在地,趕緊送醫,所幸並無大恙。「這樣的狀況不多,但因為這個案例,後來我們送便當都先在門口叫人,儘量讓老人家自己走出來,藉此看看他們的身體狀況,同時也聊幾句生活上的事。」

長輩向送便當的鄰長合十稱謝陳阿嬤說:「感謝佛光山還有里長、鄰長和義工,讓我們老人不必擔心吃飯問題。尤其意外昏倒的那一天,若不是鄰長剛好送便當來,恐怕後果不堪設想。真的很感謝啦!」

 
.相.關.新.聞.
2024/ 04/ 09 人間社 思敦 花蓮報導
2024/ 04/ 05 人間社 林昀融 花蓮報導
2024/ 03/ 24 人間社 李崑銘 彰化報導
2024/ 03/ 28 人間社 蘇茂霖 苗栗報導
2024/ 03/ 25 人間社 劉美汝 彰化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