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消息
 
冬令營圓滿結束 生命教育陪伴孩子成長
2025 /01 /24  人間社 王智鳳 高雄大樹報導
 
 
為期三天的佛光山生命教育兒童冬令營1月21日至23日在佛光山舉行,來自各地的98位小朋友與大專輔導員齊聚一堂,共同展開一場結合殿堂藝術、文化巡禮、靜心抄經陶冶心靈與創意體驗的生命教育旅程。在多元豐富的課程中,小朋友們深入體會「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的三好精神,認識佛教文化,度過一段充滿歡樂、啟發與成長的美好時光。

活動首日,小朋友們虔誠地向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銷假」進行開營典禮,啟動學習旅程。國際佛光會署理會長慈容法師、佛光山慈善院院長暨營長依來法師特別蒞臨,關心並勉勵學員快樂學習。妙中法師以生動的方式介紹星雲大師的一筆字,並帶領小朋友動手製作可愛的小老鼠帽子,寓教於樂,為營隊揭開序幕。

孩子們學習過堂的禮儀,領悟「不貪、不著、感恩」的用餐之道,將平凡的用餐中,抱持著感恩、慚愧、惜福等觀念。在隊輔的引導下,孩子們逐漸從初來的拘謹走向自在,彼此交流,建立深厚友誼。

活動期間,小菩薩們在法師與隊輔的帶領下學唱〈123 到台灣〉,這首充滿趣味與文化意涵的歌曲讓學員在笑聲中感受到佛光山的溫暖與佛教文化的深厚底蘊。此外,〈十修歌〉成為孩子們的共同語言,簡單易記的歌詞與動作不僅增添了歡樂氛圍,也幫助學員將佛教的十項修行準則內化於生活中。

晚間課程中,佛光山都監院慧安法師以《我愛歡喜》影片,啟迪學員探索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實踐三好精神。次日清晨,學員們來到大佛城接引大佛座下虔誠的祈禱,增長智慧與慈悲,並學習如何以感恩的心分擔父母與師長的辛勞。

參訪活動中,學員們分組探索佛光山佛陀紀念館,從觀音殿到金佛殿,欣賞《法華經》及其美術特展,透過法師與義工深入淺出的解說,了解佛教教義與三好的重要性。隨後,前往佛光緣美術總館,參觀行舟.運河–中國大運河博物館沉浸式舟楫文化展,透過沉浸式展品與模型,感受古代舟楫文化的歷史風貌,並親手創作專屬的歡喜小沙彌盆栽,激發創造力與手作能力。

最後一晚,慈悲青年分團以團體動力學活動帶領營童體驗溝通與合作的重要性,並在互動中加深對團隊精神的理解。隨後的感恩儀式上,小朋友們在燭光下靜靜回顧三天來的學習點滴,向父母、師長與夥伴表達深深的感謝,為營隊畫下感動的句點。

台北來的營員張睿展說:「第一次學習過堂的禮儀,讓我知道吃飯的規矩。以後,我會用感恩的心對待每一頓飯。」台中的李秉蔚分享:「很高興媽媽帶我來佛光山參加冬令營,學習到很多事,我希望自己能像法師一樣,有感恩心與慈悲心。」來自高雄的何安庭則說:「創作小沙彌盆栽時很開心,因為可以發揮自己的創意。我也覺得『三好』很重要,希望以後能常常做好事。」

圖說:國際佛光會署理會長慈容法師(第四排中)、佛光山慈善院院長暨營長依來法師(第四排中左)與全體學員在星雲大師銅像前合影。 圖/慈悲佛光青年分團提供
 
發佈至Twitter 發佈至Plurk
.歷.史.上.的.這.一.天.
2006 /01 /24 人間社記者 平曜大樹報導
2006 /01 /24 人間社記者妙諭、心楨、吳美芳綜合報導
2006 /01 /24 人間社記者黃淑宜大樹報導
2015 /01 /24 人間社記者 徐芷齊 高雄大樹報導
2015 /01 /24 人間社記者 蕭惠珠 大樹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