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消息
 
以閱讀無聲說法力量 點亮迷途少年心燈
2025 /06 /16  人間社 張媚惠 台南報導
 
 
財團法人佛光山慈悲社會福利基金會推廣閱讀,114年贈書台南少觀所,啟蒙迷途少年,成效卓著。在閱讀無聲說法中潛移默化,導正觀念,點亮迷途少年心燈。

所長劉昕蓉表示,收容少年閱讀小說、漫畫、故事,腦袋會越用越靈光,想法較有邏輯。很多書裡主角,跟他們一樣遇到問題、犯過錯,但都努力站起來,看到這種故事會讓少年覺得:「原來我也可以再試一次啊!」

此次贈書特別請輔導科成員,尋找圖畫多些、有趣、多面向內容的書籍,吸引少年閱讀興趣。透過閱讀,讓少年學習前人經驗,進而沉澱心靈、穩定心性。

目前慈悲基金會也與台南市觀護協會合作,由協會提供獎學金給撰寫閱讀心得優秀的收容少年,每名新台幣300元,並頒發獎狀,以資鼓勵。未來也期待能尋找有帶領閱讀經驗的老師,能入所指導及陪伴收容少年,讓少年更深入有系統的閱讀。

輔導科科長林蕙芬表示,少年較喜歡多圖片書籍,如遊記、偉人傳記、勵志書籍。閱讀讓少年對自己生命重新定義,確信書本能帶來無比力量。

阿瀚(化名)分享,喜歡旅行及勵志類書籍,閱讀開拓自己視野,看見另一個自我。彷彿走入了一個專屬自己的小小世界裡,享受書中美好世界。

阿樺(化名)最喜歡《彩繪人生》一書,感動分享,再怎樣平凡的人生也都能創造最絢麗的色彩。改變過去行為非黑及紅打架錯事,堅信未來必活出不一樣彩色人生。

小智(化名)看完《角落裏的風景》侃侃而談,踏入少觀所,發現原來世界角落裡風景不同。迫不急待地想分享這段奇異旅程及自己如何向上的想法,限量版人生過了,就沒有倒帶的精彩片段。

小宇(化名)分享《超越自己》觀後感。在少觀所聽見一段段同儕的生命故事,深深勾起雙親對自己殷切的叮嚀。此刻才發現自己褪去濃妝時,真實的自己是可以被超越的。

阿瀚(化名)覺得自己努力還不足,看完《要贏趁現在》這本書,決定要讓生命不留白。開始重新選擇,回到樸實無華生活最為幸福。

阿傑(化名)看完《青春期=叛逆》後勇敢地說,「沒有人保證認真一次成績就會進步,但只要持續努力、不放棄,就會有往上衝的一天」。

阿庭(化名) 看完《因為有雨所以彩虹》一書表示,「有夢,希望相隨」,相信人生是可除去過去的不精彩、迎向陽光未來,雖然自己與其他人所處世代不同,但懂得激勵就能擁有成就夢想的力量。

小宇(化名)分享《超越自己》一書,最令他感動的是「讓自己省思、思考如何超越自己」。人最大敵人是自己要戰勝惰性、依賴心,面對未來不斷的跌倒,要站起、試步,學習超越自己。

阿庭(化名)與《那又怎樣的一年》一書產生火花,領悟唯有實踐書中重點「正向觀」、「翻轉自己的負能量」,真正爆發最好的自己,成為真正的大人且多份責任感。

阿樺與小天2人互相勉勵,想要重新開始,必須學會自律、釐清目標,積極面對問題,不再因受挫躲在角落哭泣,學習精緻生活。

阿諭(化名)表示,過去年少不懂事,總與世界格格不入,堅持不放棄找到回家的路,轉念不再哭泣。面對現實、自我蛻變,找出責任界線,成為更好的自己。

圖說:少年較喜歡多圖片書籍,如遊記、偉人傳記、勵志書籍。閱讀讓少年對自己生命重新定義,確信書本能帶來無比力量。透過閱讀讓少年學習前人經驗,進而沉澱心靈,穩定心性。 圖/台南少觀所提供
 
發佈至Twitter 發佈至Plurk
.歷.史.上.的.這.一.天.
2013 /06 /16 【人間社記者 杜憲昌、藍天 宜蘭報導】
2022 /06 /16 人間社 李旗美 旗山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