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消息
 
慈悲基金會感恩茶會 歡喜串起愛心緣
2016 /03 /13  人間社記者 莊懿芳 板橋報導
 
 
佛光山慈悲基金會為感謝慈悲委員長期護持與無私奉獻,3月12日於板橋講堂舉辦「105年感恩茶會」。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副會長趙翠慧、慈悲基金會北區執行長朱唐妹、董事陳鄭秀子、頭份宏法社長者饒鴻奇、以及北區近50位委員參與。茶會中由板橋講堂監寺永恭法師率領講堂16位茶禪行者以「茶禪一味」供養與會慈悲委員。

慈善報告中,依來法師準備影片回顧,舉凡醫療義診、免費配鏡助學、護智、人道關懷、監獄佈道、急難救助、尼泊爾地震、菲律賓海燕海嘯賑災等災害,說明世界各地需要幫助的地方,皆有基金會慈善的蹤跡。他強調不要小看100元善款,匯集起來就能成就很多善事;更以大師的弘法觀念「立足當地、放眼天下」,勉勵委員要像觀世音菩薩一樣,五根具開隨時聞聲救苦。也藉由感恩茶會,感謝大師提供基金會的平台,讓學佛者擁有行菩薩道、展現慈悲愛心的任務與使命。

依來法師指出「人往往在投入義工服務中,才會發現生命的價值」,並回憶當年出家的因緣,是大慈育幼院的孩子讓她體悟生命的價值與意義,任教10年後毅然決定出家。此外,他提到「行善要欲為人知」,尤其勸募化緣是化每個人愛心的「緣」,將每個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愛心「緣」串連起來,溫暖社區、社會及世界,並期許委員天天行善,成為生活的一部分。

隨後放映空中英語教室創辦人彭蒙惠老師短片,短片中,彭老師逗趣地說,有些6、70歲的人告訴她想退休,她開心地回覆:「我快90歲還沒退休呢!」依來法師表示,彭老師年屆90高齡,仍舊抱持生命沒有退休,只有往前走珍惜每一天,就能快樂和豐富生命,而這歡樂的泉源,源自於心中「無我」助人的心。

「茶禪一味」時段,在悠揚樂音襯托中,永恭法師引導大眾從泡茶、賞茶、品茶,以沉殿大眾身心,透過眼觀色、鼻聞香,覺察司茶過程中的每一動作與心念變化。他表示,茶是包容性強的飲品,透過喝茶使身心平靜,從而體會茶的特性,學習包容身邊人事物,藉茶修身養性,從而心靜平和、做事沈穩。

北區執行長朱唐妹對於基金會嚴格執行專款專用的制度引以為豪,她提到汶川大地震半年後,桃園市公所有筆500多萬元善款,詢問幾個慈善單位以專款專用未果。最後,在慈悲基金會努力牽合下,向內政部申請專款專用,協助四川平昌縣興建小學,讓善款物盡其用,兩造歡喜。唐妹謙虛表示擔任北區職行長15年來,雖然口才不好,但秉持發心與積極「跑腿」,熱忱付出讓她受益良多。

總副會長趙翠慧認為佛光人就像一家人,她回憶有次聽到唐妹從汶川災區出來,可用電話相互聯繫,剎時,他感動興奮之情瞬間化為淚水,喜極而泣。對於佛光人勇於承擔、直前不退縮的精神非常感動。台北道場黃瑞鳳則對佛光人勸募速度之快津津樂道。她分享八八風災時,佛光人在一日內勸募到8萬件新衣服,送往高雄災區的高效率,至今仍讚不絕口。

值得一提的是,已高齡98歲的馬小姐,因閱讀人間福報得知為烏來龜山國小勸募物資訊息,特別致電福報,將她平時節儉存下的6萬多元,捐給龜山國小添購課桌椅。而宏法社饒鴻奇則代表苗栗縣偏鄉兒童,感謝基金會補助學童營養午餐。

最後,由依來法師帶領大眾誦讀星雲大師「為義工祈願文」,並致贈永恭法師精心為委員準備的禮物,感恩茶會歡喜賦歸。

圖說:慈悲委員相見歡。
 
發佈至Twitter 發佈至Plurk
.歷.史.上.的.這.一.天.
2011 /03 /13 人間社記者鄧淑明 大樹報導
2011 /03 /13 人間社記者李家仁、心恆 高雄台北連線報導
2025 /03 /13 人間社 施秋鍊 彰化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