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佛光山全球資訊網
愛心贊助
網站導覽
聯絡我們
創辦緣起
創辦人星雲大師
榮耀分享
感謝之音
災難救助
緣起與簡介
賑災專案
個案扶助
緣起與簡介
補助公告
雲水義診
緣起與簡介
服務項目
服務統計
監獄教化
緣起與簡介
高牆內的心聲
機構關懷
二手輔具
緣起與簡介
輔具回收服務
護智中心
緣起與簡介
預防失智症宣導
服務統計
保健園地
慈善消息
專題報導
慈善影音新聞
緣起與簡介
義工隊組織圖
義工的榮耀
義工招募
義工的故事
義工心得分享
我要捐款
功德芳名錄
愛心發票筒
佛光山全球資訊網
佛光山蘭陽仁愛之家
佛光山大慈育幼院
佛光山大慈育成中心
佛光山護智協會
首頁
>
慈善新聞
>
慈善消息
慈悲基金會中區義工在職訓練 從自我療癒及談助人的藝術
2015
/
07
/
07
人間社記者 陳璿宇 台中市報導
佛光山慈悲基金會中區義工,7月4、5日於台中惠中寺舉行「2015年佛光山慈悲基金會中區義工在職訓練」。中區總住持覺居法師、惠中寺監院有光法師、佛光山慈悲基金會中區執行長陳碧月,邀請台中市光大社區大學講師陳大正傳授如何藉由N.L.P.破碎法、自我暗示、正念療法,及實務的操作與體驗,60多位義工參與研習,學習改變生命的歷程。
覺居法師表示,同樣的父母教養,為何子女的命運卻不同,熟練學習助人的技巧可以修福報,更要深入佛法經藏,用功多聽聞學習;現今流行提倡翻轉教育,陳大正就讀南華大學生死所後,開啟他個人的智慧。覺居法師勉勵義工,進入寶山不要空手而回,深入佛法才能提升智慧,不會被社會的亂象所迷惑。
「從自我療癒及N.L.P.談助人的藝術」,陳大正指出,人在急躁的時候,眼睛能看到事物有限,身心不隨著外境而轉動,能常保持自我覺察,如倓虛大師所講的六字真言「不迷、不取、不動」。若能在生活中,少用對錯來判斷,多用真妄來看待,多花些時間,在靈性上用功修持。
陳大正分析「意義的價值」,有「創造、體驗、態度」意義價值三個層次,意義在於讓生命有位置安頓,不論是助人者、受助者、或者事件本身都有其意義。助人工作者耗竭的原因:「把他人的需要擺在自我需要之前、從助人過程中挫折無人可支援、家庭問題牽絆、角色不清、分工不明…」所以,助人需要有方法,助人者需要療癒。
「焦點決定現實,現實創造命運。」他透過自我催眠建議法,實際引導義工深層讓身體放鬆,學習自我暗示,培養正向思考與信念,注意自己想要的,要時時保持正確的畫面,焦點可以創造生命的現實。所有的煩惱都來自於過去與未來,正念療法意指以特殊的方式活在當下,不批評、自覺,儘可能專注與友善。
陳大正舉例,安寧病房有位快樂的老伯,人們問他「您為何快樂?」他說,過去15年只見兒子15次,現在每天都可以看到兒子,老伯把焦點擺在「兒子」,卻忘記自己是個癌末的病人。
有光法師表示,上陳大正的課,學習14分鐘的引導,練習不思維、不批判,維持正念,學習愛自己,回到自心和悅、人我和敬、家庭和順、社會和諧,就能世界和平。
陳碧月提出,百念由心起,萬教歸一宗,一宗歸一念,任何都由於人的起心動念,心支配著大腦,慈悲基金會本著佛光山的四大宗旨,「文化、教育、慈善、共修」利樂有情。
.歷.史.上.的.這.一.天.
2012
/
07
/
07
我們相遇結緣在-「2012年生命教育夏令營」
人間社記者文桂梅 大樹報導
2012
/
07
/
07
「2012年生命教育夏令營」生命教育傳承-落實人間佛教
人間社記者文桂梅 大樹報導
2012
/
07
/
07
2012生命教育夏令營」團隊互助合作是成功的不二法門
人間社記者文桂梅 大樹報導
2012
/
07
/
07
朱者赤藝術家 贈畫作予佛光山慈悲基金會
人間社記者覺皇 洛杉磯報導
2013
/
07
/
07
大慈育幼院「生命教育兒童快樂營」開營囉
【人間社記者吳怡陵 大慈育幼院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