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消息
 
第一屆佛學會考 台北監獄首登場
2012 /03 /07  人間社記者郭貴娟 台北報導
 
 
  念佛只是幫助我們往生極樂世界用的嗎?佛教說三學均修,三學指的是什麼?五戒最主要的意義是什麼?

  「2012年第一屆佛學會考」3月7日在台北監獄大會堂登場,該活動由佛光山慈悲社會福利基金會、法務部矯正署台北監獄主辦,由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理事暨檀講師石澄清、監獄佈教師蘇文雄、鄭文能及教化科教誨師謝坤展等人監考,有26位同學參與。

  由於佛光會監獄佈教師長期入監輔導陪伴,讓同學打下深厚基礎,每位同學的佛學素養極高。雖然有的考生連題庫都沒看到,有的只能利用兩天的工作餘暇閱讀,但同學作答時,都神情專注,胸有成竹,不到半小時將50題的是非與選擇題,振筆疾書、迅速完成,令人刮目相看。

  深具信心、懺悔的二工賴同學說,「如果我早一點接觸佛法,就不會進來!佛教不是宗教,而是教導我們做人處事的道理、是一條真理的道路,讓人心中產生喜悅,遇到紛爭就不會堅持己見,不會跟人起衝突。」

  他擔心80多歲的老母親體弱多病,希望回家盡孝、彌補,更發願出去後決不重蹈覆轍,將會從事義工、服務他人。他同時呼籲矯正單位應重視法律、遵守法律規定外,亦要尊重「法與情」合情合法,給予初犯有自新的機會。(註:法律規定初犯服滿二分之一可辦理假釋)。

  十七工的呂同學則表示,學佛七年,從剛開始的修持淨土法門到目前也修密,受五戒,認為學佛讓他身心得到平靜,自己也會定功課,誦經持咒,修心、養性,幫助別人,也因此心情上充滿法喜。來自香港二工的陳同學指出,考題不難,只是他對有些問題用語的字眼不太確定,但會以平常心看待。學習佛陀的慈悲應付一切事情。

  此外,教化科教誨師謝坤展,考前勉勵同學藉由考試測驗,給自己提升信仰層次、淨化心靈,乃至提升對佛學的興趣,參與的意義,開展未來人生方向。石澄清說明應試規則外,並鼓勵他們要以正確的思考邏輯,放下、轉念、認清世間「八苦」,與人相處不計較、不比較。把得到的法樂與人分享,讓自己成為散播佛法的種子。以四攝、六度,落實在生活中,才能跳脫三界,避免不斷的輪迴。最後帶領同學恭讀佛光山開宗長星雲大師撰寫的〈為工作完成祈願文〉,為考試畫下圓滿句點。

圖說:石澄清,說明應試規則外,並鼓勵他們要以正確的思考邏輯,放下、轉念、認清世間「八苦」,與人相處不計較、不比較。 人間社記者 郭貴娟 攝
 
發佈至Twitter 發佈至Plurk
.歷.史.上.的.這.一.天.
2015 /03 /07 人間社記者 梅勝傑 屏東報導
2025 /03 /07 人間社 李崑銘 台中報導
2025 /03 /07 人間社 黃月貴、許慈? 桃園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