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消息
 
「莫拉克颱風災後重建三週年國際研討會」 佛光山經驗分享
2012 /05 /03  人間社記者蘇莉萍 高雄報導
 
 
  由行政院莫拉克颱風災後重建推動委員會主辦「莫拉克颱風災後重建三週年國際研討會」,5月2至4日於高雄國賓飯店舉辦,共有來自日本、韓國、台灣、義大利、澳洲等12個國家300位代表,針對災難預防、救援與重建等議題發表263篇論文。佛光山亦受邀與會,5月3日佛光山國際佛教促進會執行長滿和法師代表出席,分享在莫拉克風災期間實際參與救災、安置與重建的經驗,藉此讓各界了解佛光山在教育、慈善方面所做的努力與成果。

風雨無情,救災第一
  佛光山在星雲大師的指示下,第一時間成立緊急救難中心,除了深入災區提供大眾最需要的民生物資與醫療資源,並在旗山禪淨中心以及佛光山福慧家園分別設立了安置所,讓受災鄉親能夠有一處可以安身的地方,並備辦乾淨的衣服、床舖、熱食等物資,安撫鄉親們在災難中疲憊的身心,許多人經歷了災後的奔波與勞累,看到安置中心裡一應俱全,這才放下心中的不安情緒,一覺到天亮。據統計從災後一直到安置中心撤離,共有16779人次進駐。

尊重包容,有情有義
  雖然受災鄉親大都不是佛教徒,但在尊重包容的裡念下,不要讓鄉親們有寄人籬下的感覺,在信仰上,特別安排了祈禱室,請村裡的神父或牧師帶領鄉親們禱告,安撫心靈;在生活上,由於生活習慣的不同,設置了「檳榔區」與「吸煙區」,解決生活習慣上的需要,甚至考量鄉親們不習慣素食,安排至山下辦桌,滿足食的需要;在學習上,依照不同的屬性,舉辦各種心靈成長的課程,讓他們在安置期間仍可以學習成長,並帶領兒童以繪畫的方式,抒發心中的情緒與壓力,同時安排百餘位學生至佛光山創辦的普門中學就讀,讓學習不中斷,並提供配眼鏡、剪髮、醫療…等各項服務,一切的考量都是希望鄉親們能夠安心自在。

資源再造,永續成長
  風災雖已過去,但佛光山對鄉親的關懷並沒有停止,由於鄉親們多以種植水果為業,為解決產銷的問題,佛光山協助指導他們如何以當地盛產的水果製成紅肉李果醬或是芒果口味的冰淇淋,大受好評,不但打響知名度,也提高了水果的附加價值。此外,佛光山一向重視文化教育,為加強原鄉教育資源缺乏與不足,佛光山在桃源鄉、長治鄉、那瑪夏鄉等地區興建圖書館,所有的設計建造完全尊重在地的文化與需求。

  救災是一時的,唯有透過教育,讓鄉親們發現自己的優勢、發掘自己的能力、發展自己的未來,才能成為一個良性的循環,真正從災難中蛻變、成長、茁壯。
 
發佈至Twitter 發佈至Plurk
.歷.史.上.的.這.一.天.
2012 /05 /03 人間社記者林洛瀅 大樹報導
2015 /05 /03 人間社記者 陳昱臻 尼泊爾傳真報導
2015 /05 /03 人間社記者 楊安安 整理報導
2015 /05 /03 人間社記者 楊安安 綜合整理報導
2015 /05 /03 人間社記者 楊安安 綜合整理報導